名称:罗汉果

拉 丁 名
Siraitia grosvenorii (Swingle) C. Jeffrey ex A. M. Lu et Z. Y. Zhang

植物形态
攀援草本;根多年生,肥大,纺锤形或近球形;茎、枝稍粗壮,有棱沟,初被黄褐色柔毛和黑色疣状腺鳞,后毛渐脱落变近无毛。叶柄长3-10厘米,被同枝条一样的毛被和腺鳞;叶片膜质,卵形心形、三角状卵形或阔卵状心形,长12-23厘米,宽5-17厘米,先端渐尖或长渐尖,基部心形,弯缺半圆形或近圆形,深2-3厘米,宽3-4厘米,边缘微波状,由于小脉伸出而有小齿,有缘毛,叶面绿色,被稀疏柔毛和黑色疣状腺鳞,老后毛渐脱落变近无毛,叶背淡绿,被短柔毛和混生黑色疣状腺鳞。
药用部位
与鉴别:
干燥果实;本品呈卵形、椭圆形或球形,长4.5~8.5cm,直径3.5~6cm。表面褐色、黄褐色或绿褐色,有深色斑块和黄色柔毛,有的具6~11条纵纹。顶端有花柱残痕,基部有果梗痕。体轻,质脆,果皮薄,易破。果瓤(中、内果皮)海绵状,浅棕色。种子扁圆形,多数,长约1.5cm,宽约1.2cm;浅红色至棕红色,两面中间微凹陷,四周有放射状沟纹,边缘有槽。气微,味甜。
功效:

种植时间

早春当旬温度稳定上升在15℃以上

花期

5-7月

种植注意事项

种子培育

1.催芽播种:在早春旬平均温度稳定在15℃以上进行催芽。罗汉果种子的种壳坚硬,在催芽前不将种壳去掉,很难吸水,发芽十分缓慢,且不整齐。为此,催芽时应用单面刀片在种子的侧面缝合处轻切一刀,撬开种壳取出种仁,选择饱满的种仁进行催芽。催芽前应进行种仁的消毒,采用托布津500倍稀释液浸泡8~10分钟,然后用冷开水或蒸馏水洗净准备催芽。芽床的准备,用竹木器装细沙深8~10厘米,在沙面上以2×3厘米的规格摆好种仁,再覆盖细沙0.5厘米,保持催芽床的湿润,并用塑料薄膜覆盖,保持催芽床在25~28℃,5~6天时间就可以萌幼发芽。

2.苗床的准备及其移栽:罗汉果的种子发芽很不整齐,为了培育壮苗应将先萌发的种苗先移栽到苗床中去加强管理。苗床可用腐熟的肥泥(经过消毒)渗1/3的细沙,在耕地做成1。2米宽的畦,平整畦面。将子叶张开或半张开的幼苗移栽到苗床中去,以10×12厘米的规格进行栽培,移栽后应淋定根水,并保持畦面土壤湿润;也可以将幼苗移栽到1:2的垃圾泥和黄土做成的营养杯中,以便移栽定植。

3. 假植:当幼苗长成5~6片真叶时可以假植。假植主要为鉴别雌雄植株,所以植株密度较大,规格应在1×1米,挖个长、宽、深分别为40×30×30厘米的坑,回填熟泥土和下基肥,每坑种两株,加强幼苗管理,促进早开花,以利鉴别雌雄株,待开花后确认雌雄植株后,再进行定植。

4. 幼苗的管理:根据罗汉果的怕强光又怕旱的特点,幼苗期间太阳曝晒的季节应进行遮荫和经常淋水防旱,并注意放稀释的腐熟人粪尿,也可用0.5%的尿素液淋蔸,促进幼苗生长,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。

整地

按其生长特性选择好园地,在8~9月砍去杂木,四周开好防火道,用火烧山炼地,让土壤曝晒,加速土壤熟化,秋季进行全垦,深挖30厘米以上,清除树根、杂草、石头,以大坯过冬。翌年2~3月再深耕一次,将土块打碎整理,然后按等高线开1.7~2.0米宽的等高畦,长度随地形而定,如在平地种植罗汉果,要几经深翻曝晒并整成东西向的深沟高畦,四周开好排水沟,沟宽25~30厘米,以便排灌及操作。

种植

1.种植密度:当前一般亩栽400株左右,行距1.7~2..0米,穴距1.6~2.0米,每穴种两株。

2.栽植时期与方法:早春当旬温度稳定上升在15℃以上,北部寒冷地区于清明前后,选择暖和的晴天种植,南部地区可提早种植,冬季无霜的地区可秋冬种植。挖坑长、宽、深各30~35厘米,每坑放2.5~3.0公斤腐熟的猪牛粪与表土拌匀作基肥,覆盖上10厘米细土隔离,以免块根接触肥料引起烧伤。种植时块茎平放,置于畦的下方,顶芽朝外,基部朝里稍低,上覆细土3~5厘米,露出顶芽。如遇大雨泥土被冲,块茎露出,宜及时盖土,以免干燥。罗汉果为雌雄异株植物,种植时需配足雄株,一般500株以下的果园配雄株4~5%,千株以上配雄株3~4%。

开花

汉果母茹上棚后视管理程度不同,一般在2~4级侧蔓,四级侧蔓开花,气温在22.5℃~28.5℃,7~8月雌、雄花在早上6时半至7时开花,6月、9月气温略低,开花时间推迟至早上7~9点。阴雨天推迟到上午9~10时。罗汉果授粉后,第三天子房显著膨大,第8~20天幼果迅速生长,30天后体积停止膨大,呈圆形或椭圆形,成熟期从谢花到果实成熟65~75天。

园区简介   |   
地址: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德胜东路   电话:0757-22328763   ©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-药用植物园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