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称:紫苏

拉 丁 名
Perilla frutescem(L.)Britt.

植物形态
紫苏是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,一年生草本植物。紫苏高60~180厘米,有特异芳香。茎四棱形,紫色、绿紫色或绿色,有长柔毛,以茎节部较密。单叶对生;叶片宽卵形或圆卵形,长7~21厘米,宽4.5~16厘米,基部圆形或广楔形,先端渐尖或尾状尖,边缘具粗锯齿,两面紫色,或面青背紫,或两面绿色,上面被疏柔毛,下面脉上被贴生柔毛;叶辆长2.5~12厘米,密被长柔毛。轮伞花序2花,组成项生和腋生的假总状花序;每花有1苞片,苞片卵圆形,先端渐尖。
药用部位
与鉴别:
干燥成熟果实 本品呈卵圆形或类球形,直径约1.5mm。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,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,基部稍尖,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。果皮薄而脆,易压碎。种子黄白色,种皮膜质,子叶2,类白色,有油性。压碎有香气,味微辛。 干燥叶(或带嫩枝) 本品叶片多皱缩卷曲、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,长4~11cm,宽2.5~9cm。先端长尖或急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具圆锯齿。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,下表面紫色,疏生灰白色毛,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。叶柄长2~7cm,紫色或紫绿色。质脆。带嫩枝者,枝的直径2~5mm,紫绿色,断面中部有髓。气清香,味微辛。 干燥茎 本品呈方柱形,四棱钝圆,长短不一,直径0.5~1.5cm。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,四面有纵沟和细纵纹,节部稍膨大,有对生的枝痕和叶痕。体轻,质硬,断面裂片状。切片厚2~5mm,常呈斜长方形,木部黄白色,射线细密,呈放射状,髓部白色,疏松或脱落。气微香,味淡。
功效:

种植时间

3月末至4月初露地播种,也可育苗移栽,6~9月可陆续采收,保护地9月至翌年2月均可播种或育苗栽种,11月至次年6月收获。

花期

8~11月

种植注意事项

1.家庭种植紫苏采用直播的方法,选择30厘米以上的圆盆,盆土用园土5份、腐熟有机肥3份、腐叶土2份配制而成,在花盆中按照5毫米的间距进行播种。播种后覆盖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,然后喷水,上盖薄膜,7~10天即可出苗。出苗后及时揭膜。

2.栽后管理:紫苏依据采收方式不同可分为芽紫苏、穗紫苏和叶紫苏。芽紫苏如同芽菜栽培,植株34片叶时即可收获。通常在室内栽培,栽培要点是播种要密、地温要高,20天就可生产一茬。穗紫苏冬季栽培时,可用芽紫苏的育苗方式育苗,然后每3~4株一丛,丛距10~12厘米定植,在冬季短日的情况下,保持20℃,一般6~7片叶时抽穗,穗长6~8厘米时及时采收。以采收叶为目的的叶紫苏,冬季栽培时,可在3~4片真叶时进行夜间补光。将光照时间延长至14小时,可抑制花芽分化,增加叶数。施肥浇水为加速叶片生长,提高叶片质量,每月需根外追肥1次。生长期间如遇高温干旱,早晚要浇水。

园区简介   |   
地址: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德胜东路   电话:0757-22328763   ©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-药用植物园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