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称:红豆杉

拉 丁 名
Taxus chinensis (Pilger) Rehd.

植物形态
红豆杉是乔木,高达30米,胸径达60-100厘米;树皮灰褐色、红褐色或暗褐色,裂成条片脱落;大枝开展,一年生枝绿色或淡黄绿色,秋季变成绿黄色或淡红褐色,二、三年生枝黄褐色、淡红褐色或灰褐色;冬芽黄褐色、淡褐色或红褐色,有光泽,芽鳞三角状卵形,背部无脊或有纵脊,脱落或少数宿存于小枝的基部。叶排列成两列,条形,微弯或较直,长1-3(多为1.5-2.2)厘米,宽2-4(多为3)毫米,上部微渐窄,先端常微急尖,稀急尖或渐尖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下面淡黄绿色,有两条气孔带。
药用部位
与鉴别:
干燥叶;红豆杉叶螺旋状互生,基部扭转为二列,条形略微弯曲,长1~2.5cm,宽2~2.5mm,叶缘微反曲,叶端渐尖,叶背有2条宽黄绿色或灰绿色气孔带,中脉上密生有细小凸点,叶缘绿带极窄。
功效:

种植时间

早春

花期

4-5月

种植注意事项

播种

采种催芽。10月中下旬,果实呈深红色时采收种子。该种子属生理后熟,需要经过1年的湿沙贮藏才能发芽。常采取室外自然变湿沙藏层积法处理种子,以提高发芽率。一般在早春播种。种子贮藏1年后,有30%种子裂口现白时,及时筛出种子,放在0.2%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0分钟,再用清水冲洗干净,晾干明水后均匀地播在沟内。条播为主,粒距5~7厘米。也可采用撒播。播种后,挖取松林下带有菌根并过筛的黄壤土覆盖种子,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。幼苗期注意遮荫,播种时覆盖稻草以不见土为适宜,苗期搭建荫棚,透光度在60%。然后铺植苔藓护苗,保护苗床不受日晒雨淋,并经常保持土壤疏松、湿润。种子出苗率在70%以上。

选地

选择疏松、富含腐殖质、呈中性或微酸性的高山台地、沟谷溪流两岸的深厚湿润性棕壤、暗棕壤为好。深翻、整平,按株行距0.4米×1.0米或0.4米×0.4米开穴,穴深40厘米,备栽。

整地

选择郁闭度在0.6-0.7且无病虫害的湿地松或马尾松成林地作圃地,要求坡度平缓、上层深厚、排水良好。在8-9月份将林内杂草和灌木清除掉,整理成水平梯面,深挖20-30厘米,于11月份浅翻细耙。整地时,施入腐熟基肥40-60担/亩(1亩二1/15公顷,),分厢作床,床高15-20厘米,宽1.2米,整平厢面后用15厘米宽的木板压出播种沟,深2厘米,播种沟距离20厘米。

移栽

一般种子育苗的1-2年,扦插繁殖的1年左右,当苗高长至30-50厘米即可移栽。移栽在10-11月或2-3月萌芽前进行,每穴栽苗1株,浇水,适当遮萌。

管理

种子出苗后,要经常拔除杂草。每年追肥1-2次,多雨季节要防积水,以防烂根。定檀后,每年中耕除草2次,林地封闭后一般仅冬季中耕除草,培土5次。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,肥源以农家肥为主,幼树期应剪除萌蘖,以保证主干挺直、快长。

园区简介   |   
地址: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德胜东路   电话:0757-22328763   ©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-药用植物园版权所有